当前位置:我要读书文化网 >> 人文

作品赏析丨 回乡偶成(组诗)

作者:胡金华

再观富厚堂

依稀可见当年第一侯府的排场与精细

可以想像当年出入王府的显赫与繁华

而它的保存不靠后人全靠天意

现代的乡公所延伸了古庄和庄主及今天游人的美梦

辩证法好象能又不能解释

也许是我湘中人显与不显的智慧

不要论这里对近代的贡献

白面书生拿刀如同拿笔已够传奇

三不朽的神话谁人能及

家书家教家风穿透岂止千年

现代世界这里的影子随处可见

三尺神坛必有神灵

谁会扶风雨摇摆几近坍塌的厦

现在读巜 讨粤匪檄》仍然澎湃

家乡一书生带一群书生

另一群几乎衣不蔽体的农民就自背干粮追随上了战场

这群几乎目不识丁的乡亲竟为儒道为而战

再读巜 中俄伊犁条约 》

还是这群功成名就将要隐退的乡人为收复疆土而战

好一群四射的先辈

涓水涟水运去多少壮汉

又运回多少烈士牌坊

儿时老人告诉我整村整村的人没了

连妇女的生育也成了战斗

双峰山的吸痛了

南岳山祷告的人哭瞎了

就算活着安抚和发洋财的几个银俩

也变成了屋堂学堂祠堂现在看来统统都是公堂

我眼中的富厚堂更加亲切

年近花甲站在府前半亩荷塘边

自的心迹如荷花悄然绽放

在那谈湘军色变的年代

我一个狂徒少年爱文公正的书胜过高考书

写诗鸣屈气哭劝导的父亲和老师

也许湘中人的倔脾气也会遗传

涟水经湘江过洞庭终归长江

回梅龙山

初来乍到可潇洒万字

最熟悉不过却无从下笔

象常撩妹的汉不知夸自己的妻

都说身边无风景

摇篮里长后就忘摇篮

重回家乡梅龙山兴奋异常

砍柴挑土走亲戚仿佛昨天

当年常在山中走从没爬过山顶看过风景

乡亲们将四处游玩当游守好闲教训

四处谋生的祖传在这里催生过湘军

四海奔波的足音只敲响远方

归去来兮

山路飞跑的少年已步履蹒跚

一脚踏三县的山顶风光绝好

夕阳下绿海中有古碑古刹

极目远眺可见祝螎主峰

道士告诉属南岳七十二峰后山

汗颜靠读书离家竟不读乡志不懂家门

无解的是山中寻美食遇同学她妈

立马回看身后是否有穿小花袄的女孩

少年郎后跟着个美少女决不是梦境

好在远嫁他乡的人幸福安康

老辈常说的有缘天注定要老了才显灵明白

乡居

不知是不是现在的人魁梧了

乡间的房屋都建得这么高

而更令我温馨的

是低矮的老屋和进出老屋的故事

和老屋的命运匹配

修锁补锅的手艺人己没了

清早勤劳的拾粪人绝迹

几千年的养鸡养猪都换了新法

在炊烟里寻找母亲的感觉也断了线

我们儿时作梦都想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到了儿孙辈成了笑话

他们喜欢的竟是我们吃厌的杂粮

叹不知道怎么生活

启蒙的书似乎退给了老师

油灯下苦背的古训好象也同先人作古

当年怎么也绿不了的土地居然绿了

乡里的溪水也在重新泛清

下河又可以捞着鱼虾

这个世界真的在变

只是到了不服气不行的年纪

回得去的是记忆

回不去的是韶华

拜谒自家祠堂

现代人今衣食无忧四处访古

生长在古村古落的我当年只祈盼离开

冬天石头门缝里穿透着瑟瑟发抖的童年

夏天青石板上晒着看牛的足迹和牛一样勤奋的少年

老屋改成的学校青砖搭成的课桌竟堆满了快乐

都夸我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多

哪知这里曾经古色古香多得多

越老就越迷恋故乡

只想亲吻家乡的山水与田土

心里空荡荡就会想起父亲

对着神龛上的他流泪满面

不理解一辈子为公的他晚年一个劲修路架桥复古

不理解病中的他还在为重修毁了的祠堂操劳

如今我就站在胡家桑林祠堂门前

想聆听父亲教诲和先辈交流

父亲和列祖列宗在静悄悄开会

面向有灵魂的门永远敞开

在断墙残壁前

关上你的手机音乐吧

这是我姑奶奶上吊的地方

几十年前的长夜

一根草绳结束了她的向往和等待

因病因贫因遗腹子的伤心

依稀可见当年

她一程又一程送娘家人的情形

几岁的我问奶奶您为什么要哭

谁知道这就是生离死别

从此我读懂了孔雀东南飞与长亭相送

一生不愿这经历重演

五十年再没来过

竟一眼找到她的窝棚

抚摸仅存的一点点断墙残壁

温情顿现

多象当年她牵我的小手

那水塘边的小树丛

多象当年她为我摇风遮阳的蒲扇

只想静静地呆一会儿

分明又听到她纺纱的机声

寻问寻问

摇头回应

标签:祠庙



IT百科:

苹果笔记本怎么调出触控板 电脑怎么用平板手写字体 2120主板怎么样


网者头条:

申通快递在兴化什么地方 韵达为什么发不了上海快递 冬天游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麻将新手怎么玩


王哲博客:抖音支付为什么总失败 兰州网络seo优化报价